搭設腳手架或使用梯子時未固定(如在光滑地面作業),如何避免傾倒?
在建筑施工、裝修裝飾、設備檢修等諸多領域,腳手架和梯子是作業人員登高作業的重要工具。然而,當在光滑地面等特殊環境下,搭設腳手架或使用梯子時若未進行有效固定,極易發生傾倒事故,嚴重威脅作業人員的生命安全。據統計,因腳手架和梯子傾倒引發的高處墜落事故在建筑施工事故中占比頗高。如何在這類復雜條件下避免傾倒,成為保障作業安全的關鍵課題。本文將深入探討其原理、方法與規范,為安全作業提供全面指引。
未固定導致傾倒的原因剖析
腳手架和梯子在光滑地面未固定時發生傾倒,背后涉及復雜的力學原理與實際操作因素。從力學角度看,物體的穩定性取決于其重心位置與支撐面大小。當腳手架或梯子搭建在光滑地面上,未采取固定措施時,一旦作業人員在其上移動、施力,或遭遇外力干擾(如風吹),整體重心就會偏移。若重心超出支撐面邊界,物體的重力作用線無法通過支撐面,便會產生傾覆力矩,進而導致腳手架或梯子傾倒。
以常見的單梯為例,假設梯子高度為 3 米,作業人員站在距離梯頂 0.5 米處作業,若梯子底部未固定且地面光滑,當作業人員向一側傾斜施力時,重心偏移可能使梯子失去平衡。而腳手架結構更為復雜,多由立桿、橫桿、斜桿等組成,若立桿底部與光滑地面接觸不牢,在施工荷載、風荷載等作用下,各部件受力不均,極易引發整體結構失穩。
從實際操作層面分析,未固定主要源于施工人員安全意識淡薄,對光滑地面作業的危險性認識不足;部分施工單位為追求施工進度,簡化固定流程;此外,缺乏合適的固定材料和正確的固定方法,也是導致腳手架和梯子無法有效固定的重要原因。
腳手架避免傾倒的有效措施
基礎處理與加固
在光滑地面搭設腳手架前,對基礎進行處理是增強穩定性的首要步驟。對于混凝土、瓷磚等光滑硬質地面,可使用膨脹螺栓將腳手架底座與地面固定。具體操作時,先根據腳手架立桿位置確定打孔點,使用電鉆鉆孔后插入膨脹螺栓,將底座套入螺栓并擰緊螺母,使底座與地面緊密連接。這種方式能有效限制腳手架水平位移,增強抗傾覆能力。
若地面無法打孔,可采用墊板輔助固定。墊板應選用厚度不小于 50mm、長度不小于 2 跨的木質墊板或鋼板,鋪設在腳手架立桿底部,增大立桿與地面的接觸面積,分散荷載,降低地面壓強,減少腳手架滑動的可能性。同時,墊板需放置平穩,避免出現傾斜或懸空現象。
結構連接與支撐加強
合理設置連墻件是防止腳手架傾倒的關鍵措施。連墻件應采用剛性連接,將腳手架與建筑結構可靠連接,每道連墻件覆蓋面積不宜大于規范要求,通常在高度 24m 以下的單、雙排腳手架,宜采用剛性連墻件與建筑物可靠連接,亦可采用拉筋和頂撐配合使用的附墻連接方式;高度 24m 及以上的雙排腳手架,必須采用剛性連墻件與建筑物可靠連接 。連墻件的設置應靠近主節點,偏離主節點的距離不應大于 300mm,以確保腳手架在受力時能及時將荷載傳遞到建筑結構上,增強整體穩定性。
此外,設置剪刀撐和斜撐能有效提高腳手架的空間剛度和整體穩定性。剪刀撐應在腳手架外側立面整個長度和高度上連續設置,斜桿與地面的傾角宜在 45° - 60° 之間,通過剪刀撐和斜撐的布置,使腳手架形成穩定的三角形結構,抵抗水平荷載和防止架體變形、傾倒。
規范搭設與驗收管理
嚴格按照規范要求搭設腳手架是避免傾倒的基礎保障。搭設過程中,立桿間距、橫桿步距等參數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嚴禁隨意更改。立桿應垂直于地面,垂直度偏差不得超過規定范圍;橫桿應水平設置,兩端與立桿可靠連接。同時,作業人員需持證上崗,經過專業培訓,熟悉腳手架搭設流程和安全要求。
腳手架搭設完成后,必須進行嚴格驗收。驗收人員應依據相關規范和設計方案,對腳手架的基礎、連墻件、剪刀撐、腳手板鋪設等項目進行全面檢查,確保各項指標符合要求。只有驗收合格的腳手架方可投入使用,使用過程中還需定期進行檢查和維護,及時發現并消除安全隱患。
梯子避免傾倒的實用方法
選擇合適的梯子與防滑措施
根據作業需求選擇合適類型和規格的梯子至關重要。對于光滑地面作業,宜選用帶有防滑腳墊的梯子。防滑腳墊通常由橡膠等防滑性能良好的材料制成,能增大梯子底部與地面的摩擦力,防止梯子滑動。在使用前,需檢查防滑腳墊是否完好,如有破損應及時更換。
此外,還可使用防滑墊板輔助。將防滑墊板放置在梯子底部,墊板表面應粗糙,增加與地面和梯子的摩擦力。墊板的尺寸應略大于梯子底部,確保梯子穩定放置。對于高度較高的作業,可選擇帶有固定裝置的多功能梯子,如伸縮梯、關節梯等,這些梯子可通過調節結構適應不同作業場景,并能通過自帶的固定部件增強穩定性。
正確使用與固定技巧
使用梯子時,應確保梯子與地面保持合適的角度,一般為 75° 左右,可通過 “一腳之距” 原則來簡單判斷:梯子底部距離墻面的距離約為梯子工作長度的四分之一。作業人員在梯子上移動時,應保持重心在梯子中心,避免大幅度晃動或單側施力。
為進一步固定梯子,可采用繩索牽引的方式。將繩索一端系在梯子上部合適位置,另一端固定在牢固的物體上,如建筑結構、地錨等。固定時需確保繩索拉緊,能有效限制梯子傾倒。在多人作業場景下,可安排專人扶住梯子底部,保持梯子穩定,但扶梯子人員需注意自身安全,避免被掉落物品砸傷。
日常檢查與維護
定期對梯子進行檢查和維護,能及時發現潛在的安全隱患。檢查內容包括梯子的結構完整性,如梯梁、踏板是否有裂縫、變形;連接部件是否松動;防滑腳墊是否磨損等。若發現問題,應立即停止使用,進行修復或更換。同時,梯子應存放在干燥、通風的環境中,避免受潮、腐蝕,影響其強度和穩定性。
結語
在光滑地面搭設腳手架或使用梯子時,未固定引發的傾倒風險不容忽視。通過深入了解傾倒原因,采取科學有效的基礎處理、結構加固、正確使用等措施,結合嚴格的規范管理和日常維護,能夠最大程度降低傾倒事故發生的概率。安全無小事,無論是施工單位還是作業人員,都應將安全放在首位,嚴格遵守相關規范和操作規程,為高空作業筑牢安全防線,保障生命財產安全。只有每一個環節都做到細致入微、萬無一失,才能真正實現安全施工、平安作業。